Loading…

to bookmark your favorites and sync them to your phone or calendar.

Add sessions to your personal schedule to register your attendance (Check-In).

Subject: Chinese clear filter
arrow_back View All Dates
Thursday, January 9
 

9:00am HST

诗歌与民俗誌:现代中国文学的多重历史视角
Thursday January 9, 2025 9:00am - 10:30am HST
本中文论坛聚焦文学与文化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发展与传承。

Tsun-Chiu Lui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h.D Student

题目:

冷戰結構、情感政治與抒情傳統——論古蒼梧的言志詩學

摘要:
針對過去西方冷戰研究集中於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近年學界轉向關注冷戰結構在亞洲的運作機制,以及在地行動者如何在其中發揮主體性,藉此重審冷戰在亞洲的意義與影響。香港的殖民歷史處境形塑了其獨特的冷戰經驗,英國殖民政府一方面容許不同意識形態陣營在港的宣傳與對抗,另一方面又對它們施予嚴密監察以維繫殖民管治,由此在香港構成以失語與政治壓抑為表徵的冷戰感覺結構。

參照學界近年研究成果,本文以情感為進路,探討香港重要詩人古蒼梧(古兆申,1945-2022)1960至1970年代的文學與政治活動。古蒼梧早年接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訓練,1960年代期間曾在《中國學生周報》、《盤古》等多份香港文化刊物介紹古典文學理論。1970年,古蒼梧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國際寫作計劃(The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期間遭遇北美保衛釣魚台運動,此後政治與文學思想均轉向社會主義中國。本文首先考察古蒼梧如何以現代心理學重新闡發中國抒情傳統,建立自身的「言志」詩學,回應香港的冷戰處境;繼而追踪古蒼梧的政治思想與抒情詩學在1960至1970年代期間的流變,觀察過程中抒情與政治之間的辯證張力。通過古蒼梧的案例,本文希望發掘在冷戰結構之下,情感可能具有的超越潛能。

Hailey Mak Hiu Lam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Philosophy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题目:

自我民俗誌:論魯迅中晚期的記憶書寫與歷史革命

摘要:
自由與生命進化之複雜關係,是魯迅及研究者畢生思求的大哉問。本文認為,通過提取個體回憶中的民俗文化資源,魯迅對民族的文化記憶進行了一次歷史革命:個體回憶通過文學敘事轉化成被敘述的、世代生成的歷史記憶,新編了僵化的正史。魯迅在生命的中晚期,藉著視覺化的「虛構記憶創造」,將「民俗」文化轉化為聯繫「自我」與「民族」的媒介,讓讀者於「看與被看」的視覺互文中得以「夕拾」原初文化的「朝花」。自此,回憶書寫即變成實踐的過去:主動對民俗歷史進行敘事建構,從而將個人的生命記憶和生命哲學植根於民族生命價值進化的過程,賦予歷史以當下性。不但綿延了花果凋零的民俗文化,更在寫作中化合個體自由意志與民族進化意識,以文學重新把握——救贖歷史。本文將以新歷史主義文化詩學的眼光,析論《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編》中記憶與歷史的創造性轉換——從個人、民俗到民俗(族),從生命記憶到文化記憶,從記憶書寫到歷史革命;進而論證魯迅如何用文學實現「意志自由」與「民族進化」的有機連帶,創作出「自我民俗誌」的藍圖。要之,「自我民俗誌」不只是人類學定義的新興民族誌體式,更表徵著魯迅與民俗文化、民族歷史記憶相互作用所產生的文化政治。

Yanjun Liu
Wuhan University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h.D Student

题目:

经典生成的复杂性――以俞平伯新诗集《冬夜》、《西还》的迥异命运为例

摘要:
俞平伯是中國白話新詩創作的先驅者之一,他的首部新詩集《冬夜》於1922年3月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印刷發行,一經問世便引起熱議,並多次再版,在現代新詩史(1917-1949)上確立了其經典地位。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他的另一部詩集《西還》。《西還》是俞平伯的第二部新詩集,於1924年4月首次出版,自其首次出版後,該詩集未曾再版或重印,在往後的學術討論中也未引發關注,在新詩史的敘述中,《西還》也處於邊緣化的地位。
但有趣的是,俞平伯本人對兩本詩集的評價,卻和詩集的經典化程度恰成反比。他認為《冬夜》這一本「小小的集子,充滿了平庸蕪雜的作品」,對於《冬夜》的再版他則表示受之有愧:「如《冬夜》這樣信筆拈來的作品,竟有再版底機緣;這不但令我感到不安寧的愧赧,更似有人語我,這種愧心於你也是僭妄的。」但與之相反的是,對於在新詩史上沒有留下多少迴響的《西還》,他卻表示「我倒特別的喜愛它呢」。《冬夜》受熱捧,俞平伯卻認為其「充滿了平庸蕪雜的作品」,而受到冷遇的《西還》,他卻反倒「特別的喜愛」。
為何「信筆拈來」的《冬夜》成為經典,作者本人喜愛的《西還》卻不為世所知?同一作者的作品經典化程度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作品經典化的要素是甚麼?透過重審非經典文學作品,探究文學作品經典化軌跡和對作品經典化的構建歷程,有助於我們重思經典化標準,揭示文學經典構建過程的複雜性。
Moderators
avatar for Jing Guo

Jing Guo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Speakers
HM

Hailey Mak Hiu Lam

Master of Philosophy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L

Tsun-Chiu Lui

Ph.D Stud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题目:冷戰結構、情感政治與抒情傳統——論古蒼梧的言志詩學摘要:針對過去西方冷戰研究集中於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之間的政治、軍事鬥爭,近年學界轉向關注冷戰結構在亞洲的運作機制,以及在地行動者如何在其中發揮主體性,藉此重審冷戰在亞洲的意義與影響。香港的殖民歷史處境形塑了其獨特的冷戰經驗,英國殖民政府一方面容許不同意識形態陣營在港的宣傳與對抗,另一方面又對它們施予嚴密監察以維繫殖民管治,由此在香港構成以失語與政治壓抑為表徵的冷戰感覺結構。參照學界近年研究成果,本文以情感為進路,探討香港重要詩人古蒼梧(古兆申,1945-2022)1960至1970年代的文學與政治活動。古蒼梧早年接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訓練,1960年代期間曾在《中國學生周報》、《盤古》等多份香港文化刊物介紹古典文學理論。1970年,古蒼梧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Read More →
YL

Yanjun Liu

Ph.D Student, Wuhan University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题目:经典生成的复杂性――以俞平伯新诗集《冬夜》、《西还》的迥异命运为例摘要:俞平伯于1922年出版的首部新诗集《冬夜》,一经问世便引发热议,成为现代新诗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然而,他于1924... Read More →
Thursday January 9, 2025 9:00am - 10:30am HST
Sakamaki Hall C101

10:45am HST

经典解读:从文本翻译到道德教育
Thursday January 9, 2025 10:45am - 12:15pm HST
本中文论坛聚焦中国经典文本的研究与阐释,探讨其在不同文化与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Yue Cheng (程跃)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题目: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北美学者对《淮南子》的英译与阐释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汉学的研究中心由欧洲转向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学者成为英语世界《淮南子》翻译与研究活动的主力。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共产生《淮南子》英文选译本6部,全译本1部。北美学者的《淮南子》英译活动以20世纪末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整个20世纪后半叶,北美学者的《淮南子》英译主要服务于汉学研究。在“中国中心观”的影响下,译者倾向于深入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围绕原典展开全方面的研究。译文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存在,与注释、评述等部分共同构成对原典思想的深度阐释。20世纪末以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北美学者在对《淮南子》的解读与诠释中融入了西方的、现代的学术视角与文化资源,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新路径,展现出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重构。译文成为译者对原典理解新观点的体现。纵观整个历程,北美学者的《淮南子》英译活动,由强调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认知活动,发展为具有创造性与实践性的哲学建构。既是在西方哲学语境中对中国哲学的重构,同时也是对西方哲学的重新认识,促进《淮南子》成为推动中西方思想交流与互鉴的重要资源。

YingYing Tsai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Taipei, Assistant Professor

题目:

論《左傳》中文字與非文字的記憶

摘要:
本文嘗試運用「文化記憶」的相關概念,並以《左傳》為對象,考察其中「文字」與「非文字」的記憶媒介,透過個案之舉證,析論文化記憶理論的重要觀念如儀式一致性、文本一致性、文體作為記憶場等,並嘗試思考早期中國歷史敘事的記憶與詮釋論題。
第一節先略述「文化記憶」的定義與研究價值,指出其對「文字」與「非文字」的分析與討論,實有助於我們釐清記憶的功能與文化意義,並介紹相關重要學說與概念。第二節討論地點、器物、儀式三種「非文字」的記憶特質。第三節則以「文字」記憶出發,而著重討論文字帶來的多元詮釋與記憶之關聯。結語則透過前述「文字」與「非文字」的討論,反思民國以來對「口傳」歷史的看法,指出從「文化記憶」的角度觀之,口傳與文字並非進化式的發展,也未必有取代關係,而宜著重在不同媒介的特質及其對過去之態度與詮釋的轉變。

Ming-Shu Lee (李明書)
School of Philosophy, Zhejiang University, Professor

题目:

从关怀伦理学视角论孔子的道德教育如何可能

摘要:
本文以比较哲学的进路,藉由关怀伦理学的观点,证明孔子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在于人人皆有的关怀他人之情。孔子思想以“仁”为本,目标在于使人成为有德者。有德者的基础在于具备“仁”的真情实感,进而培养各种德性与立身处世的能力。关怀伦理学重视人与人之间自然情感的关怀,在关怀的基础上培养理性的道德能力与工作技能,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和孔子思想有相似之处。关怀伦理学认为人皆有自然关怀他人的能力,因此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在于可将人人皆有的关怀之情发挥而出,而非诉诸理性的道德原则或抽象的德性概念。“仁”的情感意义接近于关怀伦理学所说的“关怀”(care),均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是故孔子道德教育亦应从“仁”的情感入手,才具有普遍性与可能性。
Moderators
avatar for Shana Brown

Shana Brown

Director of Honors Program & Associate Professor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Speakers
avatar for Ming-Shu Lee (李明書)

Ming-Shu Lee (李明書)

Professor, School of Philosophy, Zhejiang University
avatar for YingYing Tsai

YingYing Tsa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Taipei
avatar for Yue Cheng (程跃)

Yue Cheng (程跃)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题目:20... Read More →
Thursday January 9, 2025 10:45am - 12:15pm HST
Sakamaki Hall B104

10:45am HST

跨文化教育与中文教育AI技术创新
Thursday January 9, 2025 10:45am - 12:15pm HST
本中文论坛探讨跨文化背景下语言、教育与科技的交叉议题,涵盖马来西亚华语中的马来语借词规范与描写、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学习路径的实证研究,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机遇、挑战与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Su Hui Lim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llege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Malaysia New Era University, Assistant Professor

题目:

跨文化背景下华语的规范与描写—试论马来西亚华语中的马来语借词

摘要:
相较于大中华地区,海外华语的规范往往是棘手课题。全球化影响下,社区词虽形成于原社区,但大华语共同圈迫使其他社区无可避免有所接触。欧美或中华(中港台)的汉语交流(传媒与教育)问题表现在中英翻译之间,较少将目光扩展至其他语言的影响。
东南亚语言多属南岛语,其中马来西亚是马来语、英语、汉语、印度语等多元共存的国家,当地华语中存在大量马来语借词为其他华语圈所无有,因此在规范过程中对外求助无援,而译词不统一、文言与口语相异等诸多问题亦阻碍当地华语同其他华语交流传播。当地华语往往被认为用词怪异,口音过重,导致外地人无法理解,这也是当地教育工作者多年以来不断探讨与试图改善的议题。
文字规范原针对媒体与印刷,然要根治语言文字混乱却要从教育着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工作者多年来试图以规范来处理华语中共同语和译语的问题,然目前教育效果尚不明显。本文以马来语借词着手,究其问题出于华语与外来语词在规范化时分道扬镳、方言和华语读音差异导致用字不统一、文言与口语产生分化。另外目前当地规范译语仍缺乏不少本土特色词。
所述问题获解后将有助于东南亚地区华语同其他华语圈的跨文化交流,并促进全球大华语的的发展和避免教育体系个别孤立。

Rong Lu
Shanghai Shu Yu Jiao Yo Ke Ji You Xian Gong Si, CEO

题目:

当今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学习路径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论文聚焦当下中国青少年教育成长的现状,深入探讨青少年抑郁、厌学甚至走向极端等严峻问题的背后原因。同时,阐述了一种经过八年多实践研究验证的有效方法 —— 社会与情感学习小小引导师体验式公益实践活动。
当前,中国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社会竞争的加剧、学业压力的沉重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然而,社会与情感学习小小引导师体验式公益实践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真实案例和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参加小小引导师训练营的孩子们在社会情感学习小游戏、感受分享训练和真实场景实践体验中,逐渐学会立己助人、知行合一。他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社会情感能力,还能够将所学传播给同龄人和家长老师。
这种方法在当今社会内卷和躺平的现状中具有积极意义。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价值观。同时,也为家长、教师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总之,社会与情感学习小小引导师体验式公益实践活动为中国青少年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Wei Liao
Confucius Institute at Ss. Cyril and Methodius University in Skopje, Director

题目:

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的发展为国际 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种能够自动生成文
本、图像、视频等内容的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 ChatGPT等语言模型,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在机遇方面,生 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材料,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备课负 担。此外,它还能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语言和文化体验,促进跨文化沟 通与理解。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生成内容的文化准确性问题、对教师数字素养的要 求、以及技术过度依赖可能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包括加强教师的数字素养 培训、构建科学的评估框架以及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国际中文教育 中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Lok Yee Lorraine W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cturer

题目:

學生在核心中文課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情況對課程設計的影響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發展迅速,香港師生在進行學與教活動時亦廣泛使用。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時面對下列問題,學生於評估中如何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現行教材中有關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內容能否回應學生的學習需要?為解答上述問題,是次研究藉探討本校其中一門中文核心課程,學生在評估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情況,評估學生在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於語文學習時所需的知識,運用評估結果修訂教材內容,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為達至上述目的,本研究運用數據分析法,了解學生在評估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情況,為研究提供背景資料;接着運用文本分析法,分析現有教材確定修訂內容,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後,運用布魯姆知識分類法組織教材,以回應學生在運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時的個別差異。本研究以分析數據為切入點,運用分析結果,確定本年度修訂教材的三個方向︰增加認知、強化實踐與反思及提升實務操作能力,以回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提升其學習動機。
Moderators
avatar for Dongping Zheng

Dongping Zhe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Speakers
avatar for Su Hui Lim

Su Hui Lim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llege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Malaysia New Era University
WL

Wei Liao

Director, Confucius Institute at Ss. Cyril and Methodius University in Skopje
题目: 生成式人工智能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 Read More →
RL

Rong Lu

CEO, Shanghai Shu Yu Jiao Yo Ke Ji You Xian Gong Si
avatar for Lok Yee Lorraine Wong

Lok Yee Lorraine Wong

Lecturer,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ursday January 9, 2025 10:45am - 12:15pm HST
Sakamaki Hall B101
 
Share Modal

Share this link via

Or copy link

Filter sessions
Apply filters to sessions.
Filtered by Date -